Archive for 2012年11月

收集信息是我的冥想方式

 

資料:

  1. 羽管鍵琴的鍵色跟鋼琴相反,特點為音量有限且結構脆弱。Elaine Comparone用法式雙排羽管鍵琴演奏的Les Cyclopes (J.P.Rameau),手指精確有力的快速跳躍營造的宏大氛圍,形象表現早期鋼琴的發明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單人樂器的表現能力。

    非常震撼。
  2. [兩個古典雙吉他]Duo Assad和Duo Abreu,因為兩個兄弟組合的其中之一都叫做Sergio所以我會經常搞混。兩個組合都來自巴西,所以對南美洲的吉他音樂真是充滿了憧憬啊⋯⋯記得在武漢的時候曾聽過一次古典吉他雙重奏,不知道是不是Assad呢?
    Duo Assad其實在大學的時候聽得很多。他們自己的專輯,還有跟馬友友合作的探戈。
    Duo Abreu的兩個下載:他們貌似比Duo Assad成名早。
    http://www.filestube.com/rapidshare/2TTL3rRuBop46inXoeK8AB/07-Sergio-and-Eduardo-Abreu-Live-Sala-Cec-lia-Meireles-1970.html
    http://www.4shared.com/rar/Oa4tgORb/Duo_Abreu_-_Concertos.html
  3. http://lantunannada.blogspot.nl/search/label/classical%20guitar 35個古典吉他演奏者的簡單介紹。方便按圖索驥。
  4. http://www.hpschd.nu/index.html?nav/nav-3.html&t/welcome.html&http://www.hpschd.nu/rst/dowd-zh.html 一個古鋼琴製造師的網站,包含很多有趣的古鋼琴知識和八卦。
  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A%E6%9C%AF%E6%AD%8C%E6%9B%B2  藝術歌曲德語Lied,複數:Lieder)與歌曲有所不同;藝術歌曲(Lied)的德語字義即是「歌曲」,但「藝術歌曲」通常特指歐洲古典音樂中的一種歌曲型式,英語也可稱為「art song」。典型的藝術歌曲表演型式是由一位歌唱者與鋼琴伴奏一起演出。莫扎特貝多芬所作的歌曲即為藝術歌曲的濫觴,但直到舒伯特才為藝術歌曲型式建立了明確的意涵,在文字與音樂間找到新的平衡,對於文字所表達的意念昇華至與音樂的呈現互相輝映。常被引用的诗人有:歌德Goethe,海涅Heine,席勒Schiller等。舒伯特寫作超過六百首歌曲,有些是具有故事內容的聯篇歌曲的型式。藝術歌曲的傳統與德國語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6. http://miaofeng-music.blogbus.com/logs/18627696.html  穆索尔斯基 想要聽聽俄派的重體力鋼琴曲
  7. http://grooveshark.com/#!/album/Nadja+Salerno+Sonnenberg+S+rgio+And+Odair+Assad/4265774 Duo Assad和小提琴家Nadja Salerno合作的一張憂傷的folk.
  8. http://miaofeng-music.blogbus.com/logs/210600027.html 那場帶著殘疾女兒的古樂
  9. http://miaofeng-music.blogbus.com/logs/120310361.html 當年非常非常喜歡的一場古樂。原來朝聖之旅是從法國到西班牙的呀⋯⋯

 

資源

  1. http://www.douban.com/note/191368853/ 【Kindle】合集: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
    大家都在推薦。那我也馬克一個。
  2. http://www.douban.com/note/235241271/ 中國古代的燈
    強大極了的科普貼
  3.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193 新儒學
  4. 豆叔幾篇雲南咖啡產地游 http://www.douban.com/people/uncledou/notes
  5.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7270751/ 印度的新娘頭飾/首飾/禮服

科學

  1. 小心壞科學 http://pansci.tw/archives/7589
  2. 真正的lonely planet http://pansci.tw/archives/31870
  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637995?dopt=AbstractPlus 這篇文章 性學家可以通過走路姿勢有效預測女人是不是有過陰道高潮

技術

http://www.douban.com/note/249564742/ 自己馬一個。如何用audicity做podcast。還有教你用audicity做podcast的podcast。

建築

http://www.douban.com/note/249046272/ 研究(forschung),设计(Entwurf),构造(Konstruktion)

 

英文:

  1. 一定要學語法的英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3342102/
    感受太深了!我現在的感想就跟樓主一開始一模一樣,可以攝取信息,但是表達一塌糊塗啊!
    “不懂语法,接触英语资料对英文本身的吸收效果(也就是英语学习效果)很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包括我)读了很多听了很多之后仍然学不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通过正确学习并掌握语法,让自己具备一种通过接触英语材料就能吸收并累积英语(不是指资讯,是英文本身)的能力,可以彻底解决这个无论接触多少英语始终进步有限问题。”
    需要去看的書:《赖氏经典语法》
  2. http://www.douban.com/note/248845118/
    -. 专有名词是听力理解的拦路虎,并且专有名词是很大一大块,也是文化、传统、地理等硬知识密集之处,需要认真的收集与理解。
    -. 同理,语言的表达是有限的,就这么多(比单词要少得多),掌握一种就少一种,一生这么长,五年过后,应该能够成为很好地驾驭语言表达。
    -. 你懂的东西才能熟练的用,而你用了会让你更快地懂。
    -.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开始用英文写文章。
    -. 写的时候,如果没有专家帮你指出对错好坏(多数人如此),那么你有义务保证你的文章的字句用法,“都是别人用过的”。
    -. 英文写作最大的障碍,来源于,两种表达模式不一样,比如说,英文丰富的介词,能够很好地简洁地表达出多个事物之间的逻辑、时空关系,但是这种立体的逻辑与时空结构,中文倾向于把它压平,变成一串线性的前后关系,并两两用动词联系在一起。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找到属于英文的模式,在英文写作时,慢慢熟悉英文的立体架构模式;一方面,也要找到好的中文句子,如何处理成好的英文的方法。这部分要积累好句。
    -. 语言始终从形式上看是线性的,所以它应该俱备线性的特征:相靠近的两个词应该是有紧密的联系的,而不是一个词跟老远的另一个词有紧密联系。 所谓紧密联系,是一种望此及彼的关系。
    -.关于语言的活用,可以读读纽约时报的影评、书评,这些都是美文,能拓展你的表达思路与能力,但是,如果你的英语功底不足,你会发现十分痛苦,如果你坚持精读的话。
    -.要坚持精读。还是那句话,搞懂一条少一条。
    -.要学习语法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如果直接英文写作,相当慢,许多问题花在:我觉得某种表达方式是不错的,但是我不知具体的表达方式是如何,比如说:我认为这里应该用一个X X for的短语最合适(中文意思已知),但不清楚这两个XX,到底应该填入什么单词。有时,中文的表达形式,也根本不知道用什么英文来表达。
    2. 有些词长得很像,读的时候,并不能太分清两者的区别
    3. 也知道英文的表达方式,可是仍然不知道更好的,也就是写的文章的英文水平,还不能达到像自己写中文一样流畅(远远的)

22楼 2012-11-26 16:46:23 学生会长辅佐官 (/安全保障顾问)

推荐赖世雄的 经典语法和旋元佑的 文法俱乐部,读写快译通,修辞高峰会,还有他的时代单挑,时代经典用字系列等等(当然词汇其实可以不用看),这些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你的第一个问题
词根不是特别推荐学,但是如果真的想学,只推荐 韦伯斯特的Vocabulary Builder和旋元佑的资源大挪移
想彻底解决第一和第三个问题,除了多读书多积累外,可以参考两本工具书, 牛津学生英语搭配词典英汉双解版和牛津英语用法指南第三版
平时读书建议用透析英语法,百度下可以知道详细操作,背诵绝对不要用,背诵极度低效!而且枯燥无味,也不值得提倡。所谓的有用有效果,无非是老牛拖破车这么多年看得出一点点进步罢了, 多读书,多积累,才是正道——旋元佑老师说过,英文差不多有3-4亿个单词片语,没人能都认识,去除掉特定的学科术语和长难词,剩下大概有8万——10万个,你每天背十个,至少得30年,这还得建立在你过目不忘的基础上,所以学英文用背诵就算了,背背模板,应付应付考试还行。

big think:
  1. http://bigthink.com/the-evolution-of-enlightenment/should-germany-save-the-world?page=2 真是蛋疼,擔心德國人一旦負起歐洲經濟這個擔子就會讓他們對歐洲的負罪感消除⋯⋯
  2. http://bigthink.com/marriage-30/extremely-thin-and-very-well-dressed-the-moral-universe-according-to-vogue 這篇文很費解。要看賴氏語法了⋯⋯
  3. http://www.nytimes.com/2012/11/26/world/asia/changing-the-notion-of-masculinity.html?pagewanted=all  泰國人裡面20歲以前的人強姦多 而且大都說強姦的原因是男人大丈夫(⋯⋯) 相對而言中國的強姦大部分都推給酒 (中國人真懦弱啊)

 

vague think:

上週六去學習編織(knitting)的時候,編織老師說,編織的時候進入的狀態有點類似於冥想。今晚心情甚亂,在豆瓣上和fb上胡亂收集了一通咨詢,類似的狀態也有點像冥想。

  1.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http://www.douban.com/note/249592532/
    被好多友鄰推薦了的這一篇。其實大家都覺得自己不學無術且擅長胡思亂想吧。
    “要么多读书,要么少想点乱七八的东西,其实这两者是一样困难的啊。”
    其實這句話才是死穴。
  2. 痴人面前不得说梦”
    開不得玩笑,說不得美好,亦不能幻想。一個不小心,就醉生夢死了。
    ““少不读水浒”,所以这类豪杰书,太过快意,未经世事的孩子看了,不知是文人寄情托恨,悲摧现实中的放肆幻想,竟信以为真,实行起来,何止仅“耽误光阴”这四字能了结的。”
    我的人生嗚呼哀哉,光陰蹉跎,全怨快意恩仇的水滸可以麼。
  3. Zéphyre 说:

想要成為太陽,這樣就不需要追逐其他的光芒了。

恒星也有挣脱不了的宿命啊。。。。最后会变成黑矮星的。。。 – Tannin
还不如做黑洞~任何光芒都逃不出来~连恒星都能吞= = – Sophie

親愛的兩位,其實我的宿命是一個黑洞:只能靠不斷吞噬外界而存在。